见微知著,造“小”的艺术 ——我校学子与诺奖得主共话未来
  发布者:童嘉文   日期: 2024-05-12 

510日,复旦大学相辉堂内,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第六期如期举行。此次盛会由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主持,特邀嘉宾为荷兰科学家、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·费林加教授。我校师生有幸参与,共同聆听这场顶尖科学家前沿学术报告。

金力校长在开场致辞中,对费林加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的深厚情谊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为其颁发了纪念证书。随后,费林加教授以“造小的艺术:从分子开关到分子马达”为主题,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。

费林加教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分子世界的奇妙,强调了自然界中的简单与高效,并鼓励我们从微观角度探索创新。他通过眼睛的光敏性这一实例,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光控开关研发出纳米级马达开关,这一成果不仅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,更被誉为“科学界中的艺术”。费林加教授分享分子马达的研究过程时也强调了“不平衡状态”的重要性,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光能驱动分子马达进行双向旋转。他还展望了分子马达在自清洁、自修复材料以及人体疾病治疗和细胞运输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,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。

我校高一(8)班邹杭豫同学在活动的最后有幸获得与诺奖得主当面对话的机会。她提出了关于艺术与科学关系的问题,费林加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历和艺术展经历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艺术创造力与科学发展的紧密联系,鼓励年轻学子勇于追求梦想,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。

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由上海市政协发起,作为根植上海、聚焦前沿的学术平台,一直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,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。此次讲坛不仅为我校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,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。许多同学表示,费林加教授的讲演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,也坚定了他们追求科学梦想的决心。

我们相信,在未来的日子里,科学与艺术将继续并行发展,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。而我校师生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坚定的信念,不断探索、创新、前行。


学生感受:

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问答,但对我而言,却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我深刻体会到,正如费林加先生所言,没有哪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最初就预见到自己会获得这一殊荣。关键在于,我们要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,保持对科学的热情,不断发掘和超越自己的潜力和极限。

——高一(8)班邹杭豫

步入复旦校园,泛着光的沥青路,古朴文韵的教学楼,迈上楼梯,会厅洋溢着科学创新的气息,“分子马达”看到标题我油然而生好奇与探索欲,。伯纳德.卢卡斯介绍了他的探究历程,由创造出一个没用的新分子,到不断探索,他由分子开关一步步做出分子马达,可以在人体中充当小而关键的部位。他的演讲启示我们,要保持好奇与活力,保持探索欲与激情;科学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再到未来,无不依靠从小的问题提出,从小的现象找灵感,加之以砥砺。年轻人要敢做,敢于试错,才会成长。我们正要以自信之船扬梦想之帆,在未知的海上破浪前行。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高一(8)班 郑瑞源

科学、艺术,乃至世间万物,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。我们不应将“创造”一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,而应将其内化于心,外化于形,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。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,去拥抱每一个可能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、不断接近爱因斯坦般伟大成就的驱动轮。

——高一(8)班陈奕旸

 
 
 
版权所有 澳门网赌大全网址 沪ICP备15052465号
地址:斜土路885号 Tel:(021)63056603 Email:lwgj@folksinthepews.com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9号